top of page

股市表現與聯儲局貨幣政策關係

  • Writer: MarketFF
    MarketFF
  • Jan 27, 2024
  • 2 min read

股市升跌,某程度是反映企業盈利表現的一面鏡,側面亦可以預示經濟活動的狀況。故此,不少人認為,股市是經濟表現的領先指標。簡言之,股市興旺,預示經濟表現將保持不俗發展、甚至可能出現熾熱情況;因為股市亢奮,可以產生正財富效應,反過來進一步刺激增長,造成經濟熾熱現象。反之,股市表現不濟,產生負財富效應,經濟便往往呈下行壓力。另一方面,由於央行貨幣政策,往往是因應經濟表現而作出調校。由此路進,不難推測,央行的加息、減息行動,或多或少與股市表現有一定的連繫。是否如此呢?筆者試從統計學模型驗證之。


筆者搜羅了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,標普500指數及聯邦基金利率每年變動,即股市全年“升”或“跌”,以及聯儲局“加”或“減息同不變”的出現次數,編制成列聯表(contingency table;圖)。值得留意的是,由於股市是經濟表現的領先指標,故列聯表內標普500指數每年升或跌的統計,是較聯邦基金利率變動領先一年。


要驗證股市升跌與聯儲局加減息的關係,亦非常簡易,可以透過卡方檢定-獨立性檢定(Chi-Squared Test of Independence)統計學方法驗證。根據列聯表,可以計算出Chi-Square Test Statistics 為 3.70,p-value為0.054168。換言之,若把significance level(alpha)定於0.10,兩者關係便是統計上顯著(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)。


換言之,以90%的置信區間來說,今年股市升跌表現,對翌年聯儲局的貨幣政策變動,在統計學上有一定關連性。不過,若然觀測contingency table對Chi-Square Test Statistics最大的貢獻,主要來自標指跌市年份,即若然今年股市出現下跌,翌年聯儲局有較大機率會採取減息或維持息率不變的策略。至於,股市上升會否令聯儲局貨幣政策有傾向性(加息)呢?若從以上列聯表可見,過去逾50年,股市全年錄得上升出現次數有37次,但聯儲局這37年裏加息或減息/不變的出現次數各半,即19次和18次,可見關係並不成立。


圖1:股市升跌與聯儲局加減息統計列聯表

Contingency Table
股市升跌與聯儲局加減息統計列聯表

Comments


©2018 by AAflows

  • Facebook - Grey Circle
  • Twitter - Grey Circle
  • G+ - Grey Circle
  • YouTube - Grey Circle
  • Pinterest - Grey Circle
  • Instagram - Grey Circle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