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元強勢還會持續多一段不短時間
- MarketFF
- Sep 25, 2022
- 2 min read
本周聯儲局議息會議後,一如市場預期,加息4分之3厘;而且維持“偏鷹”的立場,年底前還會繼續積極加息,加息幅度或達125個基點。由於加息步伐依然十份進取,因而刺激美金進一步走強。美滙指數最高曾見111.81點,再創逾二十年的新高。
當然,聯儲局積極加息,令息差拉闊,是支持美金造好一個主要原因。事實上,若根據最新主要外幣與美元利率期貨的息差變化,可見市場預計今年底時,多隻主要外幣的官方息率,仍然較美金息存在寬闊的負息差,且從過去約一個月來息差的變化,可見多出現不同程度的拉闊現象,意味息差因素繼續支持美元維持強勢(圖1)。
除此之外,新興市場去槓桿的因素,亦是為美元走勢帶來多一重推升作用。金融海嘯後,聯儲局合共推出了四輪的量化寬鬆(QE),令其資產負債表激增8萬億美元,亦創造大量的流動性在金融市場流竄。當中,有不少的流動性成為信貸,流入不同國家,尤其新興市場。
根據國際結算銀行(BIS)數字,自2009年中至今年首季,新興市場非金融機構信貸便激增超過60萬億美元(增加近3倍),較同期先進經濟體約46萬億美元(漲45%)的增幅還要多。這某程度也解釋了,為何聯儲局量寬期間,新興市場信貸往往出現不俗的增長。換言之,聯儲局放水,有很多資金流入新興市場,令其企業槓桿水平顯著增大。當然,亦是因為這原故,新興市場的經濟,相對地有較高速的增長。問題是,當聯儲局收水時,新興市場還錢的壓力便不容少窺。
事實上,若然觀測前述新興市場信貸增長與美滙指數的變化,可見兩者走勢十分密切,關連系數達-0.65頗高水平(圖2)。換言之,當聯儲局放水,新興市場借貸水平上升(即Leveraging),因為資金流向關係,美元往往表現相對較弱;惟當新興市場進入Deleveraging(即減債)狀態(如目前般),令資金回流美國,間接承托美金走勢。
由此看來,隨着聯儲局短期內還會積極加息,加上新興市場進入去槓桿階段,償債過程間接進一步推高美元滙價,令美元強勢將持續一段不短的時間。
圖1:預期息差因素繼續支持美元走強

Note: 個別貨幣與美元利率期貨推算預期息差變化
圖2: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