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股後市還要看美元
- MarketFF
- Jun 27, 2021
- 2 min read
本月16日聯儲局議息會議會後聲明“放鷹”的立場,引起市場的混亂繼續發酵;聯儲局官員對通脹往後的發展持分歧的意見。其中,主席鮑威爾對通脹的立場亦出現左搖右擺的變化。繼上周表示通脹壓力可能比預期「更高更持久」,本周在出席聽證會時指出,對價格上漲將消逝的觀點絲毫未改;指出通脹超出目標範圍,很大程度、甚至全部是來自受到經濟重新開放造成的短暫影響,即高通脹情況年內將會消散芸芸。
另一邊廂,其它聯儲局官員,例如聖路易斯聯儲銀行行長James Bullard和達拉斯聯儲局行長Robert Kaplan則認為,適宜在2022年某個時候開始加息。由此可見,到目前為止,聯儲局似乎對通脹往後發展、以至貨幣政策的取向,暫沒有明確的共識。聯儲局政策取向反覆的狀況,相信還會持續多一段時間,並不時為金融市場帶來震盪。
那麼,作為(港股)投資者,短期後市發展要留意甚麼?
當然要密切留意聯儲局貨幣政策最終取向;除此之外,美元的走向亦不容忽視。
美滙指數於上周中旬約90.5位置開始回升,隨後受收水步伐可能加快刺激,走勢節節向上,先後升越50天、100天和200天移動平均線,以及向上突破去年初向下伸延下降趨勢線,高見92.4,剛好是去年3月至今年初跌浪23.6%反彈阻力位受阻。隨後走勢略為回軟,惟暫時仍然企於前述移動平均線之上,走勢尚未再度明顯轉弱。值得留意的是,若然美滙指數稍後能向上突破,升越93.4位置,走勢上確認形成雙底形態,後市進一步上揚的空間將更大(圖1)。
若然美元當真走強,對港股可以產生的潛在影響可以來自兩方面,分別是:人民幣走弱和加快資金流出新興市場。從附圖2可見,人仔的表現與港股頗為密切,人民幣下跌,港股/恒生指數表現往往都有壓力;另一方面,美元若然開展一輪強勢,往往亦會加快資金流出新興市場,間接地對港股帶來壓力。故此,後市發展要看美元(這卻繫於聯儲局貨幣政策的去向),究竟美元會否最終在聯儲局偏鷹的取態下,令美元開展一輪持久的反彈;若此情況當真出現,料將對港股帶來頗大的壓力。
圖1:

圖2: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