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歷史數據看納指完成破頂後走勢
- MarketFF
- Jun 29, 2024
- 1 min read
在人工智能(AI)狂潮推動下,科技股的表現更為突出。僅是今年上半年,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500指數,便分別漲升近兩成和15.6%;其中,前者截至28/6為止,年內已有多達20次(或20個交易日)創歷史高位(ATH;圖1)!顯示表現十分強勢。那麼,僅從納指今年持續創歷史高位的發展角度看,後市是否可繼續看高一線呢?
從2009年金融海嘯後,納斯達克指數每年創ATH的統計,可見在2015年後,納指終走出2000年初科網股爆破的陰霾,開始再度出現破頂的行情(圖2)。若然觀測從2017年至2021年期間,納指每年出現破歷史高位的次數(或日數),是介乎29日至72日之間;平均則約達46日。以目前“只”曾破頂20次而言,次數略嫌偏少。故不排除今年下半年,還有不少破ATH的機會,令整體破頂日數進一步擴大。
至於,若從納指破ATH的次數達到頂峰(即完成破頂周期)、隨後一年納指的表現,可見初期(例如,尤其首一星期)走勢多呈積弱狀態;平均回報(表現中位數)為微跌0.7%(-0.6%)。不過,之後的表現變得頗為參差。例如,20、50、100和200個交易日後的平均表現,分別為+0.6%、-2.7%、-0.8%和5.4%;且升跌比例多介乎一半半而已。
由此可見,當納指完成一輪破頂行情後,短期走勢呈反覆走軟,惟以較長時間的角度看,納指能否再重展升浪難料,相信還要視乎屆時宏觀表現、估值因素,以至貨幣政策的取向。無論如何,從歷史角度看,短期納指破頂之旅還會延續至下半年較後時間才結束。
圖1:
圖2: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