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1月標指表現及行業資金流向看後市
- MarketFF
- Feb 13
- 1 min read
時間飛逝,2025年的1月份不經不覺已經成為歷史;筆者試從美股周期表現特性,看看對今年走勢有何啟示。
在過去的一月份,美股的表現不算失禮;標普500指數有約2.7%的進賬。從周期表現角度看,股市於每年首個月份造好或造淡,往往對全年走勢有一定的啟示作用。附圖1是統計標普500指數逾半個世紀裏,一月份表現與全年走勢的關係,可見若然1月份標指錄得升幅,標指全年計平均便有16.8%進賬;反之,若然1月份走勢欠佳,全年計標指便平均微跌約1.8%。換言之,如前所述,由於標普500指數在剛過去的1月份錄得2.7%升幅,純粹從周期表現角度看,今年全年計美股同樣錄得升幅的機率相對地較高。
順帶一提,若從板塊角度看,今年那些板塊值得留意呢?這點或可從資金流向變化找到端倪。
從美股11個行業ETF於1月份,以及過去12個月的累計資金流向點陣圖,可見過去12個月、以及上月能保持強勁資金流入的板塊(即位於右上方方格的行業),分別只有必需消費品(Cyclicals)、科技(Technology)和金融(Financials)(圖2)。換個角度看,這某程度反映投資者持續、且積極地吸納這三個板塊的股份,即對這些行業頗為看好。若然今年美股表現如一月效應所預測,預計全年將可望錄得升幅的話,必需消費品、科技和金融,便可能屬於受惠及須留意的板塊。
圖1:標指1月升跌與全年表現關係

圖2: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