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小撮股份撐起大市情況又多嚴重?

  • Writer: AAFLOWS
    AAFLOWS
  • Jan 24
  • 2 min read

踏入去年底、今年初,美股曾因為長債債息節節上揚,加上市場預期聯儲局今年進一步減息幅度不及預期,因而走勢反覆偏軟。美股三大指數,便在這背景下輾轉回落5 – 7個百分點。不過,隨着個別通脹數據增速有所放緩,略為紓緩了債息的升勢,加上市場再度熱炒特朗普交易,令市場氣氛轉熱,亦帶動美股三大指重拾升勢。其中,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近日已再次迫近歷史高位;美股一片歌舞昇平的景況。


話須如此,美股近年的走勢,有一大隱憂不用忽視,便是升勢由一小撮股份所貢獻,以至這批股份已佔去指數總市值很大的比重,情況值得關注。


以2022年底低位起計至今的升浪為例,根據彭博統計,首十隻表現最佳的指數成份股(主要為科技股),已貢獻百分之五十九的升幅!惟隨後十隻及整體餘下的480隻成份股,只分別貢獻11%和30%的升幅而已,足見美股升勢高達集中一些權重股份,尤其科科七雄(Magnificent 7)。


正正由於這緣故,目前首十隻市值最大的股份佔總市值比率,抑或首25百分位股票的市值相對75百分位市值的比率,均已攀升至紀錄高位(圖2)。值得留意的是,當這兩個比率或佔比攀升至異常偏高位置時(如目前般),金融市場往往會不久便出現某種的金融危機,例如,2000年科網股爆破和2008年金融海嘯。換言之,目前美股升勢主要由一少撮股份所支撐,情況已臨異常極至的地步。


當然,相關情況何時才作出修訂,誰也說不準,只有走着瞧;惟以目前嚴重不協調表現來看,出現修正相信只是時間問題而已。


圖1:自2022年底至今美股的升浪主要有少撮股份貢獻


圖2:首十隻最大市值股份佔整體比重接近四成


Comments


©2018 by AAflows

  • Facebook - Grey Circle
  • Twitter - Grey Circle
  • G+ - Grey Circle
  • YouTube - Grey Circle
  • Pinterest - Grey Circle
  • Instagram - Grey Circle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