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東地沿局勢發展可留意這股價變化
- MarketFF
- Jan 20, 2024
- 2 min read
中東局勢有持續惡化跡象。也門胡塞武裝繼續對駛經紅海的商船施襲,美國及英國亦對開展反擊行動;惟這只會加劇整個中東地沿局勢發展更不明朗,亦突顯供應鏈可能因為航道受阻,而出現某程度斷裂的威脅,情況猶如2021年至2022年初期間,全球多國實施防疫封控措施,造成供應鍊出現短暫斷裂,間接地令當時貨櫃運價顯著抽升。
目前商船取道蘇伊士運河的數目已大幅下挫四成,並且繞行非洲好望角航道,惟這卻令行程增加3280海里或38.9%,意味在航行時間、抑或運輸成本都會因而顯著上升(圖1)。事實上,在美國上市追蹤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(The Baltic Dry Index, BDI)的Breakwave Dry Bulk Shipping(BDRY),自去年11月至今,股價已反覆抽升1.5倍,反映當前中東地沿政治因素影響下,已令當地運費呈顯著上升的壓力(圖2)。
不過,有兩點值得補充的是,紅海貨運航道的運量,佔全球海運貿易量約一成二;不過,這條
貿易航道對亞洲和歐洲更為重要(因為運往美國貨物,有其它航道可選擇)。換言之,若然當前中東地沿緊張局勢持續時間愈久,相信對歐洲和亞洲地區經濟的影響將立竿見影,尤其不少歐洲國家的經濟增速早已明顯放緩。根據估算,油價每上揚十美元,將令中歐/東歐和歐羅區的GDP縮減約0.3% 至 0.35%,是主要國家或地區中影響最大。
其次,儘管近月來航運費用已呈趨升的壓力,惟截至目前為止,BDRY的漲幅“只有”約1.5倍,相較2021年至2022年初期間飆升近十倍的幅度,仍然相距甚遠;或多或少反映目前的情況尚未至失控或十分嚴重的程度。無論如何,讀者可繼續留意BDRY的走勢,從而評估航運費用變化、進而中東地沿局勢的發展有否呈惡化方向發展。
圖1:好望角航道較道蘇伊士運河航道長約四成
圖2:近月來BDRY股價已上升約1.5倍
Comments